1、火車為什么靠左行駛
仔細觀察會發現,在雙線鐵路上列車都是靠左行駛,為什么火車不和公路交通統一,也靠右行駛呢?
這主要是由于歷史原因造成的,火車起源于英國,中國最早的鐵路也是由英國人修建的,而英國是靠左行駛的國家,鐵路體系也就延續了這個規則。
鐵路線路的修建都是逐漸延長的,開始修建鐵路的路基、信號、道床等都采用了靠左行駛的標準化,后續修建的鐵路為了能夠對接統一,也需要與原有路線保持一致。
隨著路網越來越多,越到后期改變行駛規則成本越高,所以直至今天我國鐵路還是靠左行駛。
2、鐵路上為什么會有碎石子
如果乘坐普速火車旅行,經常能看到在鐵路軌道下面的全是遍布的碎石,這種小石頭的專業名詞叫做“道砟”。
道砟能夠讓火車的重量平均分布到路基上,減小火車對鐵軌所產生的加壓荷載,同時還能起到減震的作用;
碎石之間有空隙,排水性好,保證鐵軌和枕木不受積水影響。
目前道砟多用于普速鐵路,我國修建的高速鐵路大部分采用了無砟軌道。
3、火車上衛生間的排泄物如何處理
火車的衛生間分為兩類,一種是直排式,就是直接排放到鐵路上;
另一種是排放到車底污物收集裝置的集排式。
早期火車基本上都是直排式,在進出站時,列車員要鎖閉衛生間,一是避免污染站內不堪入目,二來列車停站時還有工作人員進行檢修、加水等作業,這時候萬一排出點兒啥東西來,還讓不讓人干活了。
以前的22B車型老綠皮基本上都是直排,目前還在運營的25B和一部分25G、25K車型還有直排,但數量不多,近年也在加裝集便器,除此之外的車型,都已經全部采用了集便器。
但火車集便器的污物收集裝置空間也不是無限的,每趟列車要根據運行線路,提前制定吸污計劃,到定點車站停車時進行吸污作業,避免出現溢出情況。
4、我國鐵路的軌距有多寬
我國大部分鐵路采用的軌道寬度為距1435mm,根據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制定的標準,將1435mm軌距為標準軌。
但在我國云南地區,也存在軌距為1000mm的窄軌鐵路,俗稱米軌。主要是當年修建的滇越鐵路、滇緬鐵路采用了米軌,目前在云南石屏縣,還能乘坐體驗米軌火車。
與我國有鐵路相連的國家中,蒙古、俄羅斯采用的1520mm軌距的寬軌,越南采用了1000mm的米軌,朝鮮采用的是1435mm的標準軌。
開往蒙古、俄羅斯、越南的國際列車在經過邊境時都需要換車底,開往朝鮮的列車就不需要這一步操作了。
5、列車的上下行如何定義
在鐵路系統中,原則上以開往北京方向為上行,離開北京方向為下行,上行列車編為雙數,下行列車為單數。
以北京與長沙之間的T1/2次為例,北京開往長沙為下行,編為單號1,長沙開往北京為上行,編為雙號2。
但對于環北京開行或經過北京開行的列車,就有點麻煩了。
比如寶雞開往天津的列車,中間途徑北京西站,寶雞到北京西區間為上行,編為雙號T56次,從北京西到天津區間為下行,編為單號T57次,因此這一趟車就有了T56和T57兩個車次號。
更復雜一些的,比如上海到大連的列車,行車路線為上海->天津->盤錦->大連,上海到天津段為上行,天津到盤錦為下行,盤錦到大連又為上行,所以車次就變成了雙、單、雙,如T132/133/132次,G1252/1253/1252次等。
6、一列火車可以掛接多少節車廂
對于客運列車來說,編組車廂主要受站臺長度影響,普速列車最多可以掛接20節車廂,動車組編組一般為8節或16節車廂。
貨運列車能掛多少節車廂,主要看機車的動力,目前能查到的資料中,貨車掛接車廂最多的是320節,在大秦鐵路上,由4臺“和諧”號HXD1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牽引,總編組達320輛,列車總長3971米,滿載3萬噸煤炭。